服务热线
020-123456789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陈小松 记者顾艳伟)2024年12月27日,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市场监管局对一家擅自给未成年人文身的南丹店家开出罚单,罚没3620元。成年
2024年11月12日,人文南丹县市场监管局接到王女士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的身商举报,称其16岁的家被儿子就读于河池市某职业学校,在南丹县一家文身店内进行了文身,罚没该校发现其儿子文身后欲将其开除。余元11月18日,广西南丹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县卫生健康局到文身店核查。南丹
南丹县市场监管局向文身店经营者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成年南丹县市场监管局供图
经查,人文2024年10月19日,身商王女士的家被儿子在一位青年的带路下来到该文身店要求文身,当日文身店员工发现王女士的罚没儿子身高约180厘米,见其两只手臂皆有文身,未查验王女士的儿子身份证件,未核实其真实年龄的情况下向其提供了文身服务,收取费用620元。该文身店墙壁上有“未成年人禁止文身如果有谎报年龄自行负责!”的警示语,说明店家知道不能给未成年人文身,但却向王女士的儿子提供了文身服务,并通过店堂告示方式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
2022年6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第四条规定:“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不得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第五条规定:“文身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该文身店的行为违反了上述规定,南丹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进行立案查处,罚没3620元。
据介绍,为了防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行为再次发生,南丹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县人民检察院对南丹县城区从事文身服务经营者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在经营场所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警示语。经过南丹县市场监管局跟校方沟通,王女士的儿子没有被学校开除学籍,但需要清洗掉身上的文身。
责任编辑:张林保安徽省印发通知 做好粮油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 跟团游“泡汤”赔偿遭拒 法院调解促退款 安徽:秸秆“循环”产业成为农业投资新热点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做好春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四川省消委会:“寄居蟹”护单模式违约 已介入调查 手机莫名遭遇“呼死你”消费者质疑三亚海棠湾免税店泄露个人信息 法院“云端”调解 化解微信朋友圈退款纠纷案 深圳市消委会投诉分析发现:培训机构仍是投诉热点 新华全媒+丨保障就位干劲足——多地春耕一线扫描 安徽:秸秆“循环”产业成为农业投资新热点 江苏南京发布汽车消费投诉分析 网络二手车平台投诉增多 过渡期内每个脱贫县每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600亩 非法经营数额达198万余元!浙江省消保委对童装售假者提起公益诉讼 格式合同侵权 投诉量暴增 川渝消委会联合约谈“联联周边游” 上海消保委测评10家网约车平台 超半数订单被多收费 合力做好这盘“预制菜” 首例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达成调解协议 消费者将获退一赔三赔偿 持续高温旱情对秋粮有何影响?如何确保秋粮丰收? 上海市虹口区开启“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活动 非法经营数额达198万余元!浙江省消保委对童装售假者提起公益诉讼 江苏南京发布汽车消费投诉分析 网络二手车平台投诉增多 玻璃手串冒充琥珀手串 深圳市消委会发布双11消费投诉分析 跟团游“泡汤”赔偿遭拒 法院调解促退款 汽车等四类产品售后服务暗访: 多数商家“三包”规定落实不到位 安徽:秸秆“循环”产业成为农业投资新热点 江苏淮安消保委开展口腔医院消费调查 六成消费者认为收费不透明 “老手艺”创造“新经济”——古老非遗扮靓产业新景 微信朋友圈卖“尾单”冒牌奢侈品 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判刑三年 玻璃手串冒充琥珀手串 深圳市消委会发布双11消费投诉分析 免费安装做诱饵 兜售滤芯骗老人 当心“佳溢诺”净水器促销陷阱 农资到家 农机到位 农技到田 餐饮质量安全提升研讨会在京召开 农资到家 农机到位 农技到田 田管更科学 稳产助增收(田间地头看春耕) 城乡织密“文化网络” 全民共享“文化大餐” 格式合同侵权 投诉量暴增 川渝消委会联合约谈“联联周边游” 新华全媒+丨保障就位干劲足——多地春耕一线扫描 森林碳汇授信贷款落户宁国 春耕抢农时 江淮沃野种下希望 持续高温旱情对秋粮有何影响?如何确保秋粮丰收? 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禁塑令调查体验评价报告 替代产品接受程度有待提高 十大新职业就业趋势发布 二手车评估师需求旺盛 “坚果”投影机虚标参数 “深圳火乐”终审被判三倍赔偿 腾讯视频改进并支持选集解锁 上海市消保委喊话优酷、爱奇艺等平台跟进 湖北消委会发布首张消费侵权“黑榜” 8家企业被曝光 网络搜索电器维修暗藏骗局 选择品牌售后服务更为保险 跟团游“泡汤”赔偿遭拒 法院调解促退款 湖北:餐饮消费、美容美发、直播带货成上半年投诉热点 40万买到“二手车” 法院判决经销商“退一赔三” 湖北消委会发布首张消费侵权“黑榜” 8家企业被曝光